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6:17    次浏览
可能等你过完自己的一生,到最后却发现了解别人胜过了解你自己。你学会观察他人,但你从不观察自己,因为你在与孤独苦苦抗争。假如你阅读,或玩纸牌,或照料一条狗,你就是在逃避自己。对孤独的厌恶就如同想要生存的本能一样理所当然,如果不是这样,人类就不会费神创造什么字母表,或是从动物的叫喊中总结出语言,也不会穿梭在各大洲之间——每个人都想知道别人是什么样子。NO. 1|壹有人说张雨绮这次又走远了!朋友圈爆料一堆啊!娱记们,你们要不要先问问财经界友人呢? 今天,好多人都想知道张雨绮又嫁了什么人?娱乐圈爆料很多,但这实在是应该问问财经界人士啊!来,给你看看财神姐姐朋友圈对话:“这哥们认识很多年了,以前是搞服装的,绝对不可能是金融学博士!他头婚是电视台主持人,我还参加婚礼呢。这次,张雨绮走远了。” 额,朋友说认识他10年了。“房子是租的,过去是中凯,现在是华府。有个女儿,对外称,定了个私人飞机。”怕大家不相信,朋友还晒出了此人的微信号,真的是袁巴元呢。 哦,还有下面这几张,朋友扒的更认真: 还有这样的,是不是很懵逼,到底相信谁? 唉,立马有人总结了:有些人生来是被骗的。再次证明,胸大无脑。张雨绮,这次选择王全安生日这天晒出婚讯,呵呵,又错了?这下热闹了,希望张雨绮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就好。这个雨夜,除了八卦,我们要不要看看另一种女人呢?比如《夜航西飞》的作者,柏瑞尔·马卡姆生命中最精彩的篇章呢?柏瑞尔·马卡姆,她曾是驯马师、飞行员,1936年,她创造了单人由东向西飞跃大西洋的飞行纪录。柏瑞尔·马卡姆的一生好像尽是在经历传奇和交往一些风云人物,可她笔下却把波澜壮阔描写成日常,谈论人生却不谈论自己。 一九四0年,柏瑞尔·马卡姆与法国著名飞行员、作家圣埃克絮佩里(Antoine de Saint-Exupéry)(对,写小王子那位)再次在美国纽约相遇,她听见了等待已久的那句催促:“你该写写这些事。你知道吗,你应该写!”海明威当年亲笔写道:“你读过柏瑞尔·马卡姆的《夜航西飞》了吗?她写得很好,精彩至极,让我愧为作家。我感觉自己只是个处理词语的木匠,将工作所得拼装到一起,有时略有所成……。我希望你能买到该书,并读一读,因为它真的棒极了。”一九八六年底,《夜航西飞》登上《纽约时报》平装书畅销排行榜冠军。而彼时柏瑞尔·马卡姆在内罗毕郊外去世。 海明威的第三任妻子(也是一个非一般女人,当年是她主动要求结束与海明威的五年婚姻,令海明威终身愤愤不平)在上个世纪70年代曾经采访过柏瑞尔·马卡姆,见到她的第一眼就被吸引,以为她只有40多岁。其实,人家已是70高龄。 《夜航西飞》吸引我的特质在于它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孤独,以及那份少有人及的平静,尤其是如今看多了廉价下大力气的感情戏。每次坐在夜航飞机上看着舷窗外的夜色,如果不是发动机的噪音,丝毫感觉不到飞机是在前行。我就会想起曾在这样牢不可破的黑暗中独自飞行的柏瑞尔·马卡姆,也真正明白了她的文字:克制、简洁而具有穿透性。所以,我喜欢在飞机上看这本书,以至于有一次丢在了座位上。到宾馆后发现,联系航空公司,她们说找不到了,我就再买了一本。依然,会在飞行时翻看,随便从那一页开始都行。她在书中所分享的那些视野,使我重新检视起自己。 NO. 2|贰随便列一段给你:“即便在飞机中独处一晚和一天这么短的时间,不可避免的孤身一人,除了微弱光线中的仪器和双手,没有别的能看;除了自己的勇气,没有别的好盘算;除了扎根在你脑海的那些信仰、面孔和希望,没有别的好思索——这种体验就像你在夜晚发现有陌生人与你并肩而行那般叫人惊讶。你就是那个陌生人。” 是不是?很适合?本书的中文译者陶立夏说,人生不过就是与对的人以及错的人相逢。而柏瑞尔·马卡姆的人生,似乎只与传奇的男人相逢。除了圣埃克絮佩里,还有同样出现在《走出非洲》中的传奇布里克森男爵与丹尼斯·芬奇·哈顿,著名飞行员汤姆·布莱克是她的飞行老师,创下无数飞行纪录的吉姆·莫利森是她的好友,她曾为英国首相丘吉尔担任猎象向导……无数精彩故事,无数传奇场景,却似乎唯独她自己缺席。 她在书中对自己的私人生活只字未提,包括缺席的母亲,三段婚姻,无数风流韵事。对此,柏瑞尔·马卡姆在《夜航西飞》中用这样一句话作为回答:“我独自度过了太多的时光,沉默已成一种习惯。”因为“夜航依旧是种孤独的工作。但飞越牢不可破的黑暗,没有冰冷的耳机陪伴,也不知道前方是否会出现灯光、生命迹象或标志清晰的机场,这就不仅仅是孤独了。有时那种感觉如此不真实,相信别人的存在反而成了毫不理性的想象。”那些没有陪伴她共同经历成长与险境的人,就如同随时都会被她甩到地平线尽头的城市,或者时常被黑暗吞没如同不存在的人世。所以她选择沉默以对,将他们留在黑暗中。 据说,她的第一次婚姻发生在她16岁那年,那人叫做Jock Purves,她家邻居,传言因此她爸的债务得以豁免;第二次婚姻,嫁给一个叫做Mansfield Markham的人,导演兼制片人,有钱,喜欢艺术,她为他生了一个儿子,最终因一次惊动伦敦上流社会的劈腿告终。因为对象是Henry公爵,也就是乔治五世的三儿子,闹得英国皇家差点下不来台。第三次婚姻,男人叫做RaoulSchumacher,好莱坞影子写手、记者,仍然无法令她安定,最终她与第三任丈夫离婚,回到非洲继续训养赛马。这些故事在《夜航西飞》——这本她唯一的回忆录里,只字未提。她一生在感情上不受束缚,有着众多情人,包括DenysFinch Hatton——这位《走出非洲》的男主角原型——以及著名飞行家Tom Black(同时也是她的飞行导师)。她在《夜航西飞》中写到了这两个男人,但仅仅有关狩猎和飞行。 NO. 3|叁柏瑞尔·马卡姆在全书开篇时说,故事可以在任何地方开始。但她却选择了那次半夜的飞行作为开头,她从睡梦中醒来,独自穿越黑暗,为生死不明的病人运送氧气瓶。完成任务后,在矿工营地停留期间遇见一个垂死的黑水热病患者。他迫切想要知道外面的世界,他依旧记得所有的朋友。后来,在内罗毕的酒吧,柏瑞尔·马卡姆居然真的遇见了这个病人去世前念念不忘的那个朋友,而这人却早已忘记他,以及他们之间曾打过的赌。这个故事仿佛一则寓言,说出了柏瑞尔·马卡姆眼中的人际关联。 对于四岁开始就在非洲生活的柏瑞尔·马卡姆,非洲已经融入她的呼吸与生命。她没有猎奇心,无意炫耀,只是用平静的语气讲述了一个遥远的、已逝的非洲,以及一群按自己的规则生活的人。她笔下的非洲,无论是灌饮公牛血的纳迪族人,与豹搏斗的猎犬布勒,以伤踝夺得比赛胜利的小牝马聪儿,都是原始、神秘又极富尊严的。毕加索曾说:我一生都想学会孩子画画的方式。正是这样的单纯,让这本书引发了共鸣,拥有了和诸多名著一样感人的力量。在这个阅读只为消遣的年代,这本书或许只是短暂的逃离,让你去往一个不复存在的非洲。合上书的时候,什么都没有改变。但你从此知道,曾有过那样的生活,那样的世界,那样的信念,那样的人。柏瑞尔·马卡姆一生只有这一部作品问世,她向没有经历过她那个非洲的人们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,这个故事就是她的人生。 NO. 4|肆分享片段:1.如果必须离开你曾经住过、爱过、深埋着所有过往的地方,无论以何种方式,都不要慢慢离开,要决绝地离开,永远不回头。不要相信过去的时光才更好,它们已经消亡了。过去的岁月看来安全无害,被轻易跨越,而未来藏在迷雾中,叫人看来胆怯。但当你踏足其中,就会云开雾散。2.当你与他人闲坐交谈时,你是孤独的——其他人也是如此。无论你在哪里,只要夜晚降临,火苗随着来去自如的风势自由燃烧,你就是孤独的。你说的话,除了自己又有谁在听?你想的事,对他人又有何意义?世界在那边,而你在此处——这是仅存的两极,也是唯一的事实。 图片来自网络- End-感谢关注《财经生活家》